天才一秒记住【科技流小说】地址:kejiliuxs.com
薄冰,差一步就足以颠覆好不容易得来的和平。
似乎每次跨年代都要波折这么一番,好在总归是过去了。
因为夫妻俩没空,双胞胎憋了很长时间也没离开京城地界百里之外,赶上苗大伯一家的忌日,苗霈就干脆说带着孩子回去看看,顺便祭拜下妻子,来年就是苗然母亲去世满三十周年的忌日,这次就不让苗然他们回去了。
结果爷三个到了青岛,就被狗急跳墙的苗二给盯上了。
其实自打那年跟苗二重逢,两边走动并不是特别多。
一来苗霈早年离家,除却父母兄弟,对家里其他人等一概不亲,想来也是,就连女儿都是后来才亲香起来的,何况是一个侄子,而且这个侄子还不是个正经儿人物,就算心有戚戚,生出那么一点怜惜子侄之意,也全叫脱不开身的事儿给搅了。
二来苗二似乎心有顾忌,相逢时还是一副雏鸟迎亲的模样,转过头来却只言片语都少见,更别提京城一行了,不过他倒是常在山东使劲儿,本人未归祖籍,却找了苗家昔日故人将几个孩子都弄回了山东上学,借着探望孩子和故交没少在济南青岛往返。
舅爷前两年还盯着他,这两年得了消息说老妻幼子有了去处,便什么也顾不得的四下寻人,只吩咐了手下,如无大事不必去管,倒叫苗二这么无声无息的给嘚瑟起来了。
苗霈心知这个侄儿不是正派人,却没想到他能走到那步,父女二人都知道他在山东往返不过是图谋苗家“藏”宝,却都没放在心上,苗霈是真不知,苗然是压根没想动,任苗二翻遍了青岛济南,甚至东村的犄角旮旯也没找到一丝痕迹。
时间越久越焦躁,加上跟越南开战,边界地区受到影响,他那边的势力和“生意”被打击殆尽,手下纷纷逃出国界,苗二也心里发慌,知道只有趁机收手才有活路,可又不甘心做个平庸的工人,所以越发的想要找到苗家那些被隐匿起来的财产,对苗霈苗然的恶意也就越来越大。
首都里卧虎藏龙,苗二不敢擅闯,正急得猴儿上房似的四处乱转的时候,苗霈带着双胞胎就这么回来了
后面的事情不必赘言,且不说何建国给儿子和老丈人背后留的人手,何家老爷子老太太给两个重孙子的人,就是双胞胎两个也不是善茬,别看他们人小,心里鬼精鬼精着的。
事实上他们学的东西比当初的何建国还多一点,毕竟时候不一样了,当初几个师父如龙困浅滩,郁郁不得志,加之风声渐紧,他们亦不敢多教,怕何建国一不小心漏了底再招祸,所以好些东西要么是何建国学了个半桶水。
到了双胞胎就不一样了,太平盛世加上心结渐解,几个师父不说意气风发也是精神振奋,又有苗然带回去的地宫那些书籍资料,反正跟当初的何建国比起来,双胞胎的起跑线就超高了一倍有余。
然而再高的能力和智商也架不住他们还是个孩子,初生牛犊的两只跳猴面对危险的时候非但没有第一时间脱身,反而主动以身诱敌,唬得苗霈当时就撅过去了,阴差阳错的弄巧成拙,反而将他们爷三个送到了苗二手中。
两个孩子懊悔不已,又不肯放下外公自己逃跑,最后还是靠着何建国背后安排的人手才安然脱身,而苗二一家在逃跑的时候,“不小心”遭遇意外,车毁人亡。
经历这一场劫难之后,两个孩子一下子就成熟起来了,尤其是老大,本来耐性不足的他学会了谋定后动,老二越发的稳重,而且两个孩子的兴趣方向也基本定了下来。
老大承文开始偏向经济方面,老二承武则立志走向军营,苗然也好,苗霈也罢,虽然惋惜两个孩子不喜欢当个科学家,可这样分配和选择,倒也合了大人们的心思,这也是苗然没再着急把博物馆建成的原因之一,她等着儿子再大些,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们。
“那个就是鱼骨吗果然好大,是鲸鱼吗”
“看上去有点怪怪的,不太像啊”
“这么大,除了鲸鱼还能是什么鱼”
“那不一定,这世上大鱼多了去了,只是咱们没见着,我小时候”
“对对对,我也听过这个故事。”
“什么故事是我爷爷亲眼看到的”
车子出了城不远,就遭遇了一片人山人海,从车上向右看去,矮矮的山腰上,一座造型奇特的庙宇矗立其间,远远的看不清庙门,那被泥瓦半裹的白骨大概是经过特殊处理,在阳光映射下显得越发森光粼粼,显得这座小庙不但没有圣洁之意,反而多了几分邪气。
“以前也听说过各地有鱼骨庙,这个怎么瞅着那么别扭呢”苗然拿着相机啪啪啪的三连拍之后,附着何建国的耳朵小声嘟囔着。
“说是庙,其实展览和招揽的意义更大一些吧”何建国听了忍不住笑着抬手抹达了妻子的脑袋一把,大粗手一下就把油光水滑的发顶刮跳了一绺。
浑然不觉的苗然被这只“熊掌”摸的脑袋都忍不住一歪,不禁用眼白翻了何建国一眼。
“这眼神小眼神真带感,让人忍不住想”何建国挂着坏笑调戏着妻子,抬手又重重的抹达一把,直接把“起刺儿”的脑袋给揉成了鸡窝,待肋下传来刺痛,干脆无赖的倒在苗然身上晃了两晃
第四百七十一章走向结局八
庙确实是真庙。
进了庙门是一片花木,再是前后两殿和东西厢房,殿中彩塑着龙王像,又有霹雳将军雷公、闪电娘娘、风神女雨神、夜叉等八位神塑,塑像的人手艺十分了得,诸像皆依各神特征,工精艺巧,栩栩如生。
古往今来,鱼骨庙不算多稀奇,大多海河岸边有大鱼之骨被冲上岸,都会被的人拾捡起来,附上神奇的色彩,盖房建庙的供奉起来,以求依靠着海河生存的父老乡亲们能够平安富足,据老六说,这边也不是第一次发现大鱼之骨,不是第一个盖鱼骨庙了,不过以前都是在乡下建得土庙,也不怎么受城里人的重视,这次搞这么大,确实也是有何建国说的招揽的意思。
庙前后算三进,挨着山腰,一条开阔的盘山路直通到庙前的小广场,山不高,翻过去是一片石滩,东西两侧都有村落,因为庙宇新开,村子里的人都跟着来凑热闹,有挑着水桶箩筐卖小吃的,也有借着“展览”的东风把家里的旧货当做“古董”来卖的,头两天尝到了甜头,东南西北的乡里乡亲和小商小贩们乌泱泱的飞奔而来,将道路两旁占得满满登登。
香火还不知,庙宇却先兴盛起来了。
一行人到了老六他们村子小息片刻之后,闲不住的四处乱晃,没想到顺着沿海的一片石滩竟然就走到了龙骨庙的另一侧的山脚下,既然已经来了,干脆先睹为快,一路上又淘了些小吃小玩意儿,竟然也十分有趣。
“没想到还真有好东西。”
苗然乐呵呵的捧着也小盒子,这是刚才在路边淘到的一套青花瓷的十二生肖摆件,东西不大,也有一指头长,雍正年的真品,据那卖家说是家里长辈去打鱼的时候从海里捞出来的,当时捞起来一个大木箱子,里面全是这个花色瓷器,那箱子密封的极好,里面都没怎么渗水,不过成套的被拿去给家里姑娘当嫁妆了,只留下这些小玩意儿,本来说留着给孩子玩,后来给忘了。
“这种东西,十里八村家里多得是,我们这边不像北边那么流行,而且能留下的都是近代的,你们要是喜欢回头找找几个老渔民家里,看能不能收个崭新全套的,他们喜欢留着这些给家里姑娘当陪嫁。”
老六对着苗然手里的小盒子晃了晃脑袋,他们这边陪嫁姑娘讲究多,家具木料锅碗瓢盆的基本都预备一点,所以就算打捞上来也不会轻易的拿出去卖了。
“那敢情儿好,咱们一人淘弄一套,没准将来能升值呢,到时候就当做传家宝传给儿女”众人一听这话都跟着起了兴趣,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也有心急的现在就想拉着老六往回转,又有人去拦,他们会在这边待几天,不急在这一时。
其他人吵吵闹闹的争论着,苗然何建国二人却盯着某个物件儿在发呆。
早就从老六口中听过,说当年“鲸口脱险”的人曾经从鲸腹中取出了一个石头小兽,何建国跟苗然曾经怀疑过,也侧面打听过,不过当时老六说那故事都是流传下来的,真假未可知,何况都弄西了。
夫妻二人一想也是,口口相传好几代,国家政权都换了两轮了,不说红色浪潮的洗礼,就是当年那些侵略者也未必能放过,就算是真有,估计也不知道流落到哪里去了,当时事情太多太忙,转眼就把这点忘到脑后去了。
没想到
“果然是有好东西。”
看着被供在龙王身后乌漆嘛黑的倒棘小兽,何建国示意苗然去看它的眼睛。
这小兽的造型跟他们在海底世界时得到的那个一模一样,不同的是,现在还在空间被封存的那个有着一双绿油油的双眼,而眼前这个,眼睛却是灰白色的,看上去乌突突的,就跟死了很久的鱼眼一样。
不用想也知道,小怪兽内里储存的绿如意应该消失不见了,两相对比,仔细一思量,苗然才发现,绿如意竟似生命的活力一般。
“你说算了”苗然侧脸看向何建国,本来还想说这次会不会大有收获,话说出口,纠结了一下又咽下去了,这还用问吗本来已经消失在传说中的石头小怪兽都出现在她眼前了。
话虽然没说完,何建国却明白了妻子的意思,从相识到现在,苗然身上的种种,他就算不了解的清清楚楚,也有百分之八九十了,她所思所想,她的担忧,他哪里还能不知道。
“既来之则安之,要真有什么情况更好,免得你天天愁得挠头”在何建国看来这些都不是事儿,妻子固然有些招事体的意思,可哪次不是化险为夷满载而归
苗然点点头,她倒不是怕发生什么事儿,而是怕连累人,毕竟这次来的可不是何保国他们一行人,而是再普通不过的同学们。
苗然一直想要弄明白晶体和绿如意之间的关联,可惜但年在地下洞穴的时间太短了,虽然收集起来的七彩螃蟹龙虾已经开始繁衍,吞噬七彩晶石的发光昆虫也开始结群,可二者之间的化学反应依然是个迷。
不管是缺失环节还是环境的不可复原性,都让苗然有点沮丧,尤其是从那些尸骸当中整理出来的金板兽皮上也没有收集到任何有用信息之后,苗然都要放弃了,此时此刻听了何建国的话,心里不禁又升起了一丝希望,或许她真的需要再换几个地图,升升级
“我什么时候愁了其实我觉得时机未到,人力有未逮,我这一代估计也只能找到这么多东西了,或许余下的是不需要我们知道的,又或是没到揭露的时机,不过你说得对,既来之则安之,我们是出来玩的,不想那么多了。”
苗然哼了哼,不承认她着急这件事。
人就是这样,越藏头露尾的东西越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和关注,她以前真的没有那么执着的去追寻什么未解之谜,可有一天只当做是乐子甚至传说故事来看的东西,忽然真凭实据的展露在眼前,而且跟命定似的扎堆网她眼前凑,她不好奇不追寻才怪呢
第四百七十二章走向结局九
这出“鲸口脱险“的大戏有个十分夸张且动听的名字,叫做鲲游记,取自庄子逍遥游中“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这段的意思,真正究其根本,“北冥“未必是指北海,可此时此地,“北冥“就是北海。
戏有三折,开篇序言讲得是本地名人某某某呕心沥血真吐血整理本地县志传奇,让许许多多志怪故事流传千古,老六的兄弟们对此不甚满意的嘟囔了好几句,说是平白的给那人添光彩,不过为了申请旅游城市,他们也不好说啥,大家都不傻,知道成为旅游城市了,能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好处。
第一折讲一个老渔民,因为生活困苦,生了三子两女都没养活,老伴眼睛都哭瞎了,为了给老伴治眼睛,已经快要失去劳动能力的老渔民决定亲自出海去寻一种神奇的鱼类,据说这种鱼的眼睛可以治疗眼疾,大海知道了他的目的,就开始兴风浪的阻挠他
道具都是积年的老人家自己动手制的,海浪和背景都可以移动,又有天蓝色带水纹的旗帜摇晃,那位扮演老渔夫的乡亲在旗帜之间若隐若现的翻滚,倒是有些武生的功底,虽然内容有点浅显,但是戏词和动的表演让这个故事饱满了许多。
苗然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的还跟何建国咬咬耳朵,其中一些唱词在普通人听来可能就是华丽又夸张的描述,可在知情的苗然何建国听来就非同一般了。
尤其是到了后面,老渔民被一个大浪打入水中,小船被撕碎,他只能用绳子将自己死死的绑在一块残破的船板之上,待他从一片眩晕中清醒过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吞入了鲸腹,然后就开始在鲸鱼腹中游荡,见识到种种奇异之处
“甩尾舞双叉,才知王虾说是王虾,却又披蟹甲那王虾身有磨盘大,泛着七彩光瑕“
王虾是龙虾的别称,既是龙虾又是螃蟹,加上七色祥云想都不用就知道这段描述的是七彩螃蟹龙虾,到了这,不管是夸张手法还是其他,苗然都肯定这位老渔民进入的绝对不是鲸腹了。
且不说人一旦进入鲸腹的呼吸问题,就是被鲸鱼的腹腔器官一碾压,人也活不下去。
要么老渔民
小说推荐:【笔趣阁】《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沧澜道》《锦宫春暖》《玄鉴仙族》【怪谈小说】【推文君】《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天人图谱》【OPPO小说】
《回到六八去寻宝》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流小说kejiliuxs.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