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京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科技流小说kejili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还有附近的野猫,因为爱屋及乌,加上空间里的猫粮几只猫都不吃,就被苗然拿来喂给那些野猫了,何建国又拉着自家哥哥在投喂的地点建了好几个遮风挡雨的小木屋,师父们和家里人也不会打骂它们,这些小家伙慢慢的就留了下来,成为了园中一景。
苗然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亲爹身旁笑眯眯的女人,出于对苗霈的保护,也是对苗霈手里那些科研机密的保护,能靠近他的人,不说五代,三代肯定是要查清的,两个绿军装打完小报告之后,何建国就去查了,这女人的资料倒是清清白白的,可经验和直觉都告诉苗然,越完美越不正常。
事实证明,苗然的猜测也没错,只是她没想到,对方的来意竟然不是为了苗霈也不是为了她,而是为了另外一个人。
第四百六十八章走向结局五
苗然之所以对这个女人观感不好,倒也不全是因为她的感觉,知道何建国的工性质之后,四师父和五师父经常会告诫他,不要一叶障目,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太相信“自己人”,这三个不要出现的频率极高,就连双胞胎都记住了,再还没有见到这个女人之前,苗然心里略微反感,但是也不至于就真的把对方当做一个用心险恶的狡诈分子。
“毕竟才接触这么一回,也不能就这么肯定说她是想着李红,没准真是跟小杜有关系呢”苗然苦恼的皱着眉头,她没想过对方不是奔着她后妈的位置,也不是为了她实验室的成果和材料,而是为了李红来的,而且还牵扯出了小杜,这就让苗然有点不太好判断了。
当年地下一行之后,小杜跟李红互相有那么点意思,但是李红有毒在身,怕不小心伤害了小杜,这些年一直没肯答应,偏偏小杜又是个牛心左性的,一直也没放弃,两个大龄单身青年竟然就靠着鸿雁传书半谈恋爱不谈的过了这些年。
“不管真假,既然对方能说出这话来,想必就真的跟小杜有关系了,也不知道是自己人还是外人。”
既然对方能提出来,肯定是做了万全的准备,譬如既然能跟小杜扯上关系又不会让小杜深刻了解状况的身份,何建国晃了晃头,真要是外人还好,最起码比自己人还更好解决一点。
“不管她背后是哪个国家哪个单位的,这个女人都不能留了。”
踩着月色才匆匆归来的何保国一边吃饭一边听着弟弟和弟妹讨论着骤然出现的女人,不禁眉头深锁,面露不豫的对弟弟下了命令。
不说幼年李红一家人对他们兄弟二人的照顾,就是这些年李红混在何保国部队就没少帮他们一群大老爷们的忙,毕竟女人心细,他们一群糙汉子经年累月的上山下海,难免有伤病和想不到的事情,不论是工还是家里难处,李红都曾经帮着处理过。
因为李红特殊才没叫部队里那些老光棍们给内部“消化”成家属,但是也绝对不允许旁人欺负她打她的坏主意就是了,可以说李红算得上是何保国他们部队那些人共同的妹妹和亲人。
“嗯。”
何建国点点头,李红同样也是他的朋友,还是然然不可或缺的助手,有些事儿,交给谁都不如交给李红更让人放心,所以何建国也不允许旁人来破坏这份安稳。
苗然没吭声,其实对于改善李红的身体状况,她心里一直有个设想,但是这个设想需要一个医疗高手的帮助才能完成,目前来说她手中还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只能暂时搁置。
“哥,我听说有人给你介绍了个对象还是个特别厉害的人物,咋样有点意思没”说完了正事儿,何建国开始暗戳戳的八卦起自家哥哥来,他现在的信息涵盖面更广一些,所以就算何保国是在保密部队,一些不用保密的小道消息还是会通过不同的途径穿出来,毕竟自家哥哥在,所以这事儿何建国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挺好的,不过对方好像没看上我。”
何保国笑嘻嘻的睨了弟弟一眼,他是会被人看笑话的人么
“没眼光,虽然你年纪是大了点,面相也老了点,可其他的也不哈哈你别着急,回头叫你弟妹赶紧给你联系起来,你不知道她人缘可好了,不管是咱们学校还是隔壁北大的的小姑娘们都特别稀罕围着她转”何建国借着惋惜狠狠的dss了两句自家哥哥,躲过自家哥哥恼羞成怒扔过来的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得了吧,你当我不知道那些小姑娘什么心思呢,再说小姑娘我也哄不住,我的事儿你少操心,反正你俩都毕业了,不如趁现在工还不忙再生一个”何保国赶苍蝇似得挥了两下手,不乐意跟弟弟闹,多大的人了,还跟个小孩子似得,烦人的要命。
“你可拉倒吧,生了你带啊,再说计划生育喊声那么大,几个小脚老太太跟抓贼似得盯着街道,别说多个孩子,就是多只鸡她们都能分出公母,咱们家虽然不差钱也不怕事儿,到底影响不好。”
这回轮到何建国挥手了,要说早年他也不是没想过再生个乖乖巧巧的女儿,可时间越长儿子越大,何建国这种想法越淡。
虽然回京之后两个皮猴子没再用他们操心,但是学习、工和猫几乎占去了他们所有的时间,想要亲热都要抓机会,尤其是毕业前那段时间,因为赶试验,他媳妇儿几乎都住到实验室了,别说干点啥,就是想见见人都得抽空,再生一个的话,属于他的时间又会被分出去一大半,傻子才乐意呢
何保国也就是那么一说,知道弟弟和弟妹现在都应该是准备冲刺事业的时候,分心不得,他们两个也算是人过中年了,说是国家现在急需大批人才,不会亏待了这群刚出炉的大学生,可到底年龄输在起跑线,既要跟同龄人争夺领导的位置,又要和年纪小的争岗位,就算家里有背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毕竟这里是首都,一个牌匾掉下来砸到三个当官的地方,有背景的人家多了去了。
苗然默默的端了几个空碗走了出去,不想理会加在一起都快要一百岁的幼稚兄弟。
诚如夫妻二人所想,青山沟的大山和村里的孩子们可比父母的吸引力大多了,双胞胎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了父母“虚伪”的邀请。
“那好吧,你们跟着外公他们去青山沟不许胡闹,不许偷着带小猫它们往山里跑”苗然也预料到了,孩子越大越不爱跟着父母玩,尤其是几个老爷子特别惯着他们,大师父今年都九十六了,身体和精神头越发的不好,还每天耐着心早起看两个臭小子练拳呢。
双胞胎淘气归淘气,对于几个爷爷是真心尊敬和爱护的,知道父母担忧什么,一叠声的拍着小胸脯保证不胡闹,不惹几个爷爷生气,还会看着他们不许偷吃,不让他们忘了吃药等等,哄得何建国眉开眼笑的塞了好几张大团结过去,让他们回青山沟好好招待那群小伙伴。
第二天下午,夫妻两个轻装简行,跟郊游似得一人背着一个小包,跟宿舍的大部队在火车站集合,坐着火车唱着歌,一路上欢声笑语的跟着小伙伴,呜啦啦的前往那个与青岛全然不同的海滨城市北海。
第四百六十九章走向结局六
老六的妻子带着孩子亲自来接的人,同来的还有老六的叔伯兄弟,为了鱼骨庙的事儿,市内和周边县郊地区都是一片欢欣鼓舞,火车站人来人往,要不是老六的妻子聪明,早早的弄了大牌子叫叔伯兄弟举得高高的,他们出来就得失散。
“哥你们可算到了,再晚点估计我们都挤不进来,听说今天有三波投资商过来,好些街道都戒严不让走呢”老六的妻子看上去像个小姑娘,因为从小生活在海边,麦色的皮肤看上去极其健康,脸上挂着热情又甜蜜的笑容奔向老六。
“哟,真的看来这鱼骨庙是挺红火的,哎哟,七妹,想死我了”老六也不管身边一群八卦分子和火车站的人来人往,抱住略微有些矜持的站在他面前的妻子就轮了两圈,引得那姑娘又笑又捶,路人纷纷侧目调侃。
何建国一行人乐呵呵的看了半天热闹,他们都知道老六这个媳妇儿算是半个童养媳,从小就是被盯上守着长大的,小夫妻俩关系好得不行,要不是两个孩子前后脚的来,老六早就把媳妇儿领北京去了。
双方互相介绍过之后,众人上了老六家人特意借来的大客车,晃晃悠悠的往郊区去了。
沿着路途看到道边种着不少果树,都是北方难得一见的南方水果,青黄色的果实累累的挂在枝头,叫人看了就忍不住心生馋意。
虽说都是海滨城市,可北方跟南方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就好比南北方的姑娘,一个爽朗大气,一个温柔妩媚,春华秋实各有千秋。
出了车站,一行人的眼睛就盯在路旁的小吃店上了,虽然一群人在火车上准备了各种吃食,可也比不上现出锅的,热乎乎的本地小吃有吸引力。
“那是什么好香”何建国寝室的老五抽着鼻子,眼珠子落在刺啦啦响着的油锅上,咽了两口口水,再也没端住在外人面前的架子,垂涎的转头问老六。
“这个叫虾饼,是用新鲜的虾子炸别一人买一个解解馋得了,这个我妈做的最好吃,是从太姥姥那边传下来的秘方”老六话还没说完,见老五已经喊着要买,晃了晃脑袋,也没多劝,就让他们开开胃也好。
一行人手一个的拿着黄纸包裹着的黄澄澄的虾饼,跟着老六他们上了一辆崭新的大巴车,据老六的堂兄弟说,这是临近的三个村子集资买的,弄了个短途大巴,专门跑市里和临市,一天两趟刚合适,既方便了村里人进城,也扩了一条财路出来,今儿听说老六回来,还带了首都来的客人,特意提前通知了乡亲们,空了半天来接他们。
“行啊老六”一群人当中,属老五跟老六关系最好,平时就同进同出,这会儿也不见外,呼哧呼哧的啃着烫嘴的虾饼,一边对着老六挤眉弄眼,意思老六面子大。
“那是,我们家人最好客,我不是跟你们说过了吗,整个村子都是我家一族里的人,上上下下几十年,就我一个考去了华大,通知书到的时候,村子里硬是摆了三天的流水席。”
老六失笑,为村长和族长的亲孙亲子,他面子确实是够大,但是这么隆重,还不是看在他们这些将来会有大出息的同学身上,尤其是老六的目光在何建国和苗然身上转了转,为了不叫同学们尴尬,笑着吹捧起自己来。
“是,来之前爷爷他们还千交代万叮咛的,要不是怕来了你们不自在,三叔他们就要亲自来接人了,这会儿估计都站在村口等着呢”老六的这两个堂兄弟也都是十分开朗的大小伙子,一个开车,一个就跟在老六身旁陪着说话。
众人客气的推让了几句,因正主不在场,也就说说,余下的礼节只能到了地方再说,好在他们也不是空手来的,带来的行李当中几乎是特产,又有好烟好酒等等,拉拉杂杂的预备了堆了一堆。
路上风景怡然加上欢声笑语,几个有些蔫蔫的女人也都恢复了精神,拉着老六的媳妇儿问起小夫妻恋爱的事儿,又有村子里这些年的传统习俗等等,这一问才知道,老六的祖上也是十分有名的人家,二品三品的大员也出了好几个,现在住的老宅子就是几代人传下来的
苗然一边感叹南方好水土养人,一边心里也有些激动,现在正是最好的时候,经济刚刚兴起,古董热还未盛,南方这边又尽出世家大族,没准她还能捡个漏苗然看着有些古老破旧的路边建筑忍不住傻笑,她想起了群里认识的那位庄子的后人,祖上根底不知真假,不过据说家里的井围都是古董,某日夜里被人盗走,导致家里老人一直郁郁不乐。
其实苗然不缺钱也不缺古董,除却之前在青山沟所得所获,这几年夫妻二人也没闲着,没事儿带着孩子去郊区和京里几处有名的雅处淘宝,因为有师父掌眼,留下的是真品,又有出手大方的几个师父,没事儿就给几件,可以说现在苗然的收藏足够撑起一个中型博物馆,可她的博物馆依然还没建成
年初的时候,何建国说现在也是时候了,问苗然要不要趁机把博物馆盖起来,然后借着东风把国内的古董热从暗处摆到明处,也算是变相的点醒国民的收藏意识,免得那些“二鬼子”借着进出口倒卖古董。
想法是好的,但是他们都没空,建筑工地没人盯着不行,古董这方面的事苗然又懂得不多,就算是博物馆开起来了,也没人帮忙看顾,所以这个事儿只能一直拖着,苗然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些重生小说当中,女主角要四处散发玛丽苏魅力了,人到用时方恨少啊
本来苗然还想着何家人少,扒拉不出来什么能用的,那就从苗家找,毕竟开博物馆的事儿,说到底也是以苗家苗晗之名建立的,可她没想到苗家其他人看着风光霁月,内里却心思各异,国外那些没联系上的就别说了,只国内大伯那一支余下的几个人不堪大用不说,竟然还贪婪狠毒,尤其是之前联系上的苗二,因为他,差点就闹出大事来。
第四百七十章走向结局七
事情还要从苗霈带着双胞胎回青岛说起。
青岛的苗家公馆修复之后,一直也没机会回去,因为寒暑假里苗然都沉迷于试验当中,而何建国这边事情也多,七八年三中全会,七九年八零年越南自卫反击战,国内各种防间谍恐怖行动,就怕其他势力和国家浑水摸鱼,紧接着的八一年,看似和平,实则暗潮汹涌,几国领导人分别被刺,又有各种天灾人祸的行动捣乱,国际关系看似花团锦绣,实则如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