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流小说

第64章 天水赵氏(3000)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流小说kejiliuxs.com

当桓熙在陇右攻城略地之时,杀胡的东风,也吹到了关中。

桓熙来自后世,又魂穿于南方高门子弟,对于这一时期的胡汉矛盾,没有切身的感受。

他只盯着自己治下的人口数据,关注有多少纳税户口、兵役户口,因而,在关中劳动力匮乏的大背景下,桓熙主张缓和胡汉矛盾,而不是激化它。

但胡汉彼此间,积累数十年的仇怨,又岂是是一朝一夕所能化解。

桓温的参军孙盛所著《晋阳秋》,就曾记载,羯人作战,会随军携带汉族女子作为双脚羊来饲养,供他们发泄兽欲之余,也作为行军打仗时的军粮。

当石闵在邺城杀胡的消息传至关中,汉人复仇情绪高涨,而胡人则惊恐不安。

留守长安的权翼努力安抚胡汉百姓,终于等到了王猛从雍县发来的指示,只有短短一句话:

无论胡汉,严禁私斗,伤人者罪,杀人者死。

桓熙没有经历过苦难,但王猛出身贫寒,少年时在北方颠沛流离,也曾无数次的目睹胡人对汉人的欺凌。

可作为统治者,他必须放下仇恨,关中拢共就十一万户的人口,哪经得起自相残杀。

即使桓熙全取陇右,且不说包括仇池国在内,陇右也仅有三万六千余户。

真要在关中放任汉人复仇,大肆屠戮胡人,事情传到关东,再想东出,必将激起胡人的拼死抵抗。

王猛、权翼以强权弹压下民族矛盾,也暂时化解了杀胡令所带来的危机。

只是王猛依旧难得清闲,桓熙虽然给胡人分了田地,但部分胡人压根就不知道该怎么耕种,眼见春耕将至,王猛只得亲自过问此事,安排农官前往各地,教授胡人耕种技术。

与此同时,桓熙在略阳大败王擢、杨初联军的消息传扬开来,秦州各郡无不震恐。

天水郡城与略阳郡城相距不过五百余里,仅仅两天时间,王擢的首级就被送入天水城中。

摆在留守之人面前的选择倒也简单,陇西总共也才三万六千余户,略阳之战,王、杨联军共计三万四千人,几乎是倾其所有。

如今桓熙在略阳释放降兵,但这些降兵即使回到家乡,也在等着晋军上门分田,又怎会出力抵抗王师。

甚至不少降兵虽然领了遣散的粮食,却不愿离去,非得要为晋军带路。

王擢败于略阳,可以说是葬送了秦州的军事力量,面对王师西征,汉人士族焉能为羯赵尽忠死节。

晋军还在半道,天水豪强已经来到郡界,喜迎王师。

天水士人,以赵氏为代表。

战国末年,代王赵嘉在赵国灭亡之后,在代地抗秦六年,兵败被俘,举族迁于咸阳,其子赵公辅在秦汉之际,定居天水,为天水赵氏始族。

当然,天水赵氏中最知名的人物,还得是汉宣帝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西汉名将赵充国。

而在这一时期,赵氏最杰出的人物,则是桓熙在接见天水士人后,又单独唤来帅帐的赵俱。

与原时空不同,赵俱此时并未东出投奔苻洪,而是见桓熙北伐,夺取关中,知其必然西进,故而留在陇右,静候明主。

桓熙当然知晓此人的经历,否则也不会单独将他唤来。

原时空中,赵俱官至前秦尚书令,其人之才,不必赘述。

又因羞愧于同族兄弟赵韶、赵诲阿谀君上,戕害忠良,最终忧愤而死。

桓熙最喜爱的,就是这种有才能的忠义之士。

一想到王猛在雍县为自己当牛做马,桓熙唯恐他积劳成疾,总得给王猛找些政务上的帮手。

毕竟王猛要是英年早逝,桓熙哪还能过这样的清闲日子。

只怕就算是在行军打仗,也得抽出时间料理军国大事。

赵俱初见桓熙,虽然没有感受到满面英雄气,但也为他的姿仪而惊叹。

桓熙时年十九岁,一米八的个头,体长而面貌俊朗,称赞一声美姿仪,绝不过分。

赵俱恭敬一礼,拱手问道:

“不知桓公唤我前来,所为何事?”

此事天色一黑,晋军早已安营,桓熙指着榻沿道:

“赵公请坐。”

赵俱依言,正襟危坐。

桓熙这才道:

“夜间叨扰赵公,是为征询治国安邦之道,还请赵公不吝赐教。”

赵俱闻言,精神一振,他正想要找机会在桓熙面前一展所学,因而侃侃而谈。

帅帐

我怎么可能是曹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科技流小说kejili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大明公侯猎明汉室可兴宣和画卷樱花下的血刀战国修罗传大唐国妖唐时归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乱世妖娆王纪元1701混在蜀汉当皇帝三国之蜀汉复兴三流书童异域人生大汉昌邑王最终反击千年军国异域纵横记从来没有的帝国重生之朕即国家娶个毛妹当老婆回到明朝当太子淘宝大明贼三国大明之帝国再起江东幼虎宗明天下三国之帝统天下五代十国一儒生三国云飞扬非洲帝国宦海风流医入白蛇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无赖帝师五胡明月汉家日月少女与枪与异界明末龙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