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科技流小说kejili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君王守社稷
而李二虽然也是一代帝王,甚至无论是军事还是文治超越了绝大多数帝王,但是在张毅眼中,把自己的女儿拿去和亲从而换取利益,甚至这样的和亲还有好几次
从这一点来看气魄就无疑小了很多,以至于对于李二,张毅几乎没有什么好感。
“正是如此用兵不利,借阿史那人牵制亦需出动兵马防边,朕正是因为这件事可谓是伤透了脑筋”李二一脸疲惫的看着张毅笑道:“要证明自己有本事便将这件事帮朕解决了,算是朕对你的第一个考验如何”
李慧眼睛都愁绿了。
李二虽然没有考校张毅经义文章,可是连李二和长孙无忌这样的大能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她看来无疑更是难上加难,想到这儿她不禁心里一阵酸楚。
“父皇”李慧不禁上前对李世民道:“此等军国大事就如您刚才所言,连您和舅父都为之头疼,张毅虽有些聪慧,可也不如你们啊”
李慧的意思很明白,而且话里也多多少少带着些不瞒。
正如她说的那样,李二本身就乃是八柱国之太原李家出身,文武双
可是两人一筹莫展的问题如今却成为了张毅的考题,这便让李慧不禁心里有些不愤,这可不就是专门为难张毅吗
“陛下,您的这个问题不知道小臣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张毅开口了,朝着李二拱了拱手,道:“这个问题因为存在事实依据,那么自然就没有可比性。”
说着,张毅朝着李慧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心里有数,继续道:“首先,小臣无论如何回答,因为没有事实的检验,无论是对或者是错,那么其实都是一个空洞的答案。那么这中间就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方是小臣,另一方则是陛下您
小臣为答题者,肯定会认为小臣的答案是错的,而陛下您判定答案正确与否就算是小臣回答的狗屁不通,可是陛下您又拿什么论证来证明小臣的回答是错误的呢”
“朕难不成还会在军国大事上与你做文章”张毅没好气的瞪了张毅一眼,道:“如今我大唐乃开明盛世,海纳百川,朕亦非昏庸之辈,只要你的方法可行,朕自然会对你有一个公道的判断”
张毅可不会把自己的希望的抉择权就这么交到别人的手上。
“陛下,小臣自然相信您的判断绝对会非常公道”张毅立刻道:“不过小臣在说接下来之前想要给陛下讲一个故事,不知道陛下可有兴趣”
说到故事,李二就来了兴趣,他心里寻思着到要看看张毅这小子能说出什么东西来。
当下,李二便点了点头,示意张毅讲。
张毅拱手道:“话说东周春秋时,楚人卞和在荆山见凤凰栖落青石之上古人曾有“凤凰不落无宝地”之说,于是他将此璞石献给楚厉王。
然而经工辨识之后,却认为是石块,卞和以欺君罪被刖左足。随后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宝,仍以前罪断去右足。直到楚文王时,卞和抱痛哭于荆山下,哭至眼泪干涸,流出血泪。文王甚奇,便命人剖开璞石,果得宝,经良工雕琢成璧,人称“和氏璧”。”
张毅的话很简单,几句话便将故事讲完,然后便静立一旁等候李二的反应。
“和氏璧呵呵”李二的脸色立刻就变得难看起来,盯着张毅怒道:“按照你的故事,你莫非是想告诉朕,朕乃是一个有眼无珠之辈不成”
对于和氏璧的典故虽然因为文化的普及问题知道的人不多,但是李二却非常清楚,对于张毅口里的这个故事他非常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可是张毅却在这个节骨眼上面讲出来,他便理所当然的将张毅自诩为未被雕琢的璞,而他便是那有眼无珠的帝王。
“陛下就如此看待这个典故”张毅不答反问,道:“陛下在这个典故中看到的是有眼无珠,为何小臣看到的却是另一个问题”
第二百二十四章分而化之
听到张毅这么说,李二顿时一愣,皱了皱眉之后,才问道:“那你是何意”
“陛下,小臣在这个典故当中看到了五个字实践出真理”张毅再次拱手道:“正如典故中,汴和得璞经二王而不得识,若非文王好奇呵呵陛下,您觉得汴和的下场会如何”
“宝蒙尘,汴和的处境自然凄惨”
“不错假如不是文王的一时好奇让人剖开顽石,恐怕便没有了那和氏璧,自然也不会有这一段典故不过,陛下,正如小臣刚才所说,实践出真理。
如果任何事情都只是依靠经验来判断对错的话那么很多时候也许会让人判断快速,但是却并不是绝对的正确而小臣之所以讲这段典故的主要目的便是想让陛下知道,任何的事情在没有发生之前,一切其实都是一个虚幻的泡影。
诸如历朝历代,夸夸其谈、纸上谈兵者多不胜数,就理论而言可谓是天衣无缝,可是真要到了实施的时候却因为各种的因素却毫无用。这样的事情陛下想必知之甚多”
张毅见李二的脸色缓和了下来,心里微微的松了口气。
能听得进去,就好,至少张毅觉得李二的容人之量还是有的,要是换成了是其他的帝王光是诋毁圣上的罪名就能将人连同着全家老小送到菜市口去。
“纸上谈兵,这个词用的好”李二朝着张毅竖起了一根大拇指,对于军事一道他本就是一个相当合格的军事家,对于其中的东西自然是精通无比,当下问道:“按照你的意思,那便是说朕不能对你的回答武断的做判断了”
“呵呵”张毅不禁有些尴尬。
李二说的不错,他说了这么多,其实主要的目的正是如此。
当下道:“陛下,小臣其实脑子里刚才确实是想到了一个方案,对大唐如今的局势有没有帮助,能不能让陛下满意,小臣不知道,不过小臣却是觉得有一定的可行性”
“哦这么快就有了法子”李二狐疑的看着张毅。
对于才那么短短的不到半个时辰,张毅就能想到应对珍珠可汗部的法子他不禁有些好奇。
要知道,无论是他还是长孙无忌,甚至他觉得即便是将这件事情放到朝堂上商议,最终的结果恐怕都是一场嘴皮之争。
毕竟,现在大唐的情况根本就不堪重负,如果出兵征战就意味着再次加剧百姓的负担,可是如果不出兵将北方的安全全部压在阿史那人的身上谁都不敢。
再这样的局势下,可以说显然是一个进退两难的抉择
“陛下,正如小臣刚才所说,实践出真理,小臣的这个法子很简单,也无需任何的靡费,因此检验起来应该非常简单”张毅笑道:“如此一来,小臣的对错岂不是一目了然”
“哼如果真的可行,朕到是不妨一试”李二哼了一声,继续听张毅的下文。
而这个时候听风已经将除了李慧之外的其他人都已经示意退下,有着以往的经验,听风非常清楚,张毅的话即便是对此事没有太大的用处,但是也不简单。
毕竟张毅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人
“小臣这个法子很简单,需要三个人,以及三份圣旨足矣”张毅做出一副高人姿态,背着双手走了两圈,本想找个稍微高一点儿的台子以便在李慧面前显示出自己树临风的模样,可是看了看四周却只看到了旁边的床铺稍微高一些。
牙一咬,张毅顿时便站了上去,在他看来,往往正是这种时候才是最关键的时候,不禁能够让自己的自尊心得到满足,更能对李慧增添信心。
站在床铺上人高了一截,然后脑袋朝天,张毅缓缓道:“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既然有一个珍珠可汗,为何陛下不再多封几个可汗小臣觉得宝石可汗、玛瑙可汗、翡翠可汗都是非常不错的名字而人选也好选择,据小臣所知,这珍珠可汗手下最得力的又三个儿子,并且势利都非常可观,想必他们应该非常喜欢陛下的册封的”
“你是说推恩令”李二顿时就激动起来。
“不错,不过这也是治标不治本而已”张毅道:“东突厥虽然逼退,然而事实上依旧势大,珍珠可汗如今抢了人家的地盘不久,那么利益分配上自然有问题,一来需要防范颉利,二来也需要一段时间整顿军容,而这个时候便是最好的时机
刚才我们说到,这珍珠可汗有三个儿子能力比较出众,如果陛下给他们三人都分封为可汗,这三人必将率领手下将士各自建立牙帐,如此一来原本是一个拳头立刻就变成了四根手指,而兵力也将随之分化,如此一来珍珠可汗要考虑的便不是修生养息,而是如何再次聚集一起的事情了”
李二顿时便沉默起来,心里不住的开始推算事情的可行性。
沉默良久,李二继续问道:“那东突厥以及阿史那人如何处理”
说到东突厥,张毅脑子就有些混乱。
据他在后世知道的情况是颉利一直以来都是草原的霸主,直到贞观六年在李靖的带领下夜袭阴山并且一鼓气在旱獭洞里活捉了颉利之后才宣示着东突厥的陨落。
然而来到大唐之后,事实上却是贞观四年秋,大唐联合珍珠可汗部一路向北,将颉利赶出了草原,而历史仿佛就是在这里拐了个弯。
当然,赶出了草原并不就意味着东突厥已经陨灭,据边关消息所言,颉利甚至根本就没有受到什么大的损失,只不过是战略性撤退而已。
而大唐之所以如此宣布,其实最主要的是因为大唐百姓实在是太需要这样一场平定外患的消息,而李二同时也太需要这样一份功绩来粉饰他屁股下得位不正的皇位。
“正因为还有东突厥虎视眈眈,而阿史那人也靠不住,所以小臣还有一个辅助计划”张毅淡淡的吐出了几个字:“囤堡制”
第二百二十五章囤堡制
原本只是想试探一下张毅,却万万没有想到这趟来居然还有如此大的收获。
对于李世民来说,张毅本为故人之子,再加上张毅虽然胸无大志,而且还非常爱财,这样的人一生虽然不可能活的轰轰烈烈,但是逍遥一生却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事实上李二对这门婚事从心底上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反感。
而相反的是,如今的史崇俊依然生死,晋安又有了身孕,无论是出于对老友的感情还是出于对对皇室尊严的维护,事实上李二的选择并不多。
正是如此,如果他不想让李慧一辈子都待在宫中终老的话,那么张毅无疑便是最好的选择。
可是倘若直接将李慧许配给张毅的话,心里多多少少又有些不甘,正是如此才定下了考验张毅的题目来。
一则是给张毅提高一点儿难度,二则便是希望真心考验一下张毅,毕竟就张毅而言,从流放到岭南开始可以说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在他的预料之外,但是又在情理之中。
就比如网笼,虽然功效神奇,可是所有的原材料却异常简单,甚至只要是渔夫,任何一个人都能非常轻松的收集到这些材料制,可是千百年来就是没有人能够想象的出来。
无非就是加了几片竹块而已,然后扎成一个笼子的样子,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道工序却直接让渔夫从此不在需要冒着生命的危险远航与大海拼搏。
然后再说农药,其实也无非是矿物质以及药物的调配而已。
明明世上早就出现了能将人毒死的毒药,可是为何就没有人能够想到用同样的办法来消灭害虫
至于如今漠北之事,李二真的并不抱什么希望,甚至他最理想的状态便是在朝臣的商议下能够拿出一个方案,哪怕是拖延,能够拖延到明年的秋收,那么就算是一个最完美的结果。
可是
张毅的话却给李二打开了另一个思路,甚至方法同样如张毅以前的做事风格一样,异常的简便、好用,而且具有强大的可实施性。
正如张毅所言,无非就是一道圣旨而已,然后金书铁劵上再加添几个名字,但是却足以让一个巨大的部族分崩离析
甚至李二觉得如果操得当,甚至可以使其内耗如此一来不仅起到了拖延时间的用,更是能让珍珠可汗部内部人心分散,各自为政,为来年的征战打好坚实的基础。
而这样的结果李二其实已经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可是张毅却不然,他似乎为了确定自己给他这道题目的正确性甚至还做出了补充,这无疑让李二再一次对张毅刮目相看起来。
“站这么高甚还不快快下来与朕好好分说下这囤堡制究竟是何策略”李二一脸恼怒的看着正摆着风雅姿态给李慧看的张毅。
对于张毅这种当着自己的面还敢勾搭自己女儿的家伙,这一刻李二恨不得一巴掌抽在这货的头上,若不是还有点儿用处,想要等到张毅把事情讲完,否则的话他早冲上去揍人了。
“陛下,小臣这不是好久没有看到太阳了么”张毅一脸尴尬,被李二训斥自然不爽,不过看到李慧这会儿稍稍松了口气的样子心里却是非常的舒坦,当下便快步走到李二身前,笑道:“这两天在牢里都快发霉了,好不容易看见外边出了太阳,所以小臣就想沾沾阳光,顺便理一下思路,也好跟陛下您回话不是”
既然对方有求于人,再加上李二似乎对自己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