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这场官司的输赢仍旧充满变数。韩东现在要做的,就是影响一个法院,甚至是整个滨海法院的判断,让这个官司盖棺定论。
影响一个法院的判断,不外乎几个方面:行政因素、舆论因素、学术因素。无论是行政因素还是舆论因素,韩东都不具备那种能力,看来只能从学术上着手了。
法院系统最重视的学术观点,其实并不是一流期刊和超一流期刊,而是最高院出版的人民法律、司法适用、人民法制报及各种审判指导丛书。
这些杂志报刊上的观点,一定程度上代表最高院的态度,容不得各地法院不重视。每每遇到疑难复杂案件,法官们都是从这些刊物上找答案。
学术界对这些刊物也很重视,一名学者能在上面发表文章,意味着自己的观点已经得到了最高院的认可,可以影响整个国家法院的判断,这是何等的荣耀。
只可惜,这些刊物一般只面向法院系统人士,发表文章的大多是法院工人员,很少刊登学者的文章。
韩东现在要做的,就是攻陷前述三者之一。而前二者都是期刊,决定了刊登时间较长,也许韩东文章发出来的时候,官司已经结束了,远水解不了近渴。那么理想的选择就是人民法制报。
人民法制报是日报,有专门的版面刊登理论性文章,用来解韩东的渴再好不过。
说干就干,正好韩东记忆中人民法制报2008年的一期,发表了一篇名为民间借贷中的高度盖然性的文章。这篇文章要解决的问题,跟韩东现在的官司几乎吻合。
就你了韩东将原文的案例改头换面,替换成了自己的官司,只不过人物、地点稍加变更,后面的文章内容几乎不变,最后得出结论,应当判决原告败诉。
文章不长,也就5000多字。韩东成稿以后几乎要笑出声来。主审法官看到这篇文章,表情一定会十分诡异。这t就是为他量身定制的啊,就算他想判决原告胜诉,这篇文章也会让他夜夜噩梦。
文章一气呵成,现在就是借势了。韩东越来越不喜欢这种感觉了。明明是自己的文章,不加个第二者,就可能无法发表。这种郁闷,很少有人知道吧。韩东倒有些羡慕那些承袭了大量通俗小说的重生者。
韩东给宋青书打了个电话,说要借他的名号用一下。宋青书知道原委以后喜出望外,又有凯子送上门了。上次全市法院论坛,韩东卖给他的文章在滨海中院评审,获得了专家和领导的一致好评,直接推荐参加滨海高院的评选。
对于韩东要挂他第二者的事情,他满口答应,天上掉下的馅饼凭啥不吃人民法制报相当于法院系统的人民日报,多少法院人士哭着喊着想发表一篇文章,而不得入门。能在上面发表文章,在滨海中院扬名是跑不了的。
他拍着胸脯打包票,一定帮韩东把这篇文章,通过内部渠道投递到人民法制报。
注:法律圈的人都知道人民司法、法律适用、人民法院报的鼎鼎大名,为了产生不必要的麻烦,者略有改名。tdivgt
第27章开启加速抄袭光环
无论是与吴红旭合也好,与宋青书合也罢,都属于借势,韩东都有不得已的理由。他感觉现在的自己,确实太弱小了。弱小到自己的智力成果,必须要与他人分享,才能见诸于世。
受制于人的感觉,对于获得十年记忆的韩东来说,心理上是不可接受的。韩东立志要逆天改命,实现人生的自由,如果处处受制于人,那么岂不是白活一世
心中那自由地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蓝莲花。韩东一边走一边唱,许巍的蓝莲花完美地诠释了韩东现在的心情。
歌是好歌,他鬼哭狼嚎的声音却惹来不少白眼。一条路边的土狗,竟然对着韩东凶狠地汪了几声。
韩东捡颗石子势要扔,吓得土狗狼狈而逃。唉,看来走通俗歌手路线的梦想,注定是跟今生无缘了。还是老老实实地继续当文抄公吧。
韩东回到宿舍,闭目沉思了片刻,拍了一把大腿,文抄公计划要加速,开启buff光环。要把家庭小坊模式,变成加工厂。就让吴红旭副教授大吃一惊吧
唯有发表大量的文章证明自己,才能让学界忽视自己本科生的身份。韩东说干就干,开始了左右互搏、同时创两篇论文的碉堡之路。
在学术界,一向有一文几吃的潜规则。学者辛辛苦苦创了一篇论文,只发表一次岂不浪费,他们非得把它拆成几篇,分别发表在不同的刊物上,达到一石几鸟的目的。
有些无耻的家伙,竟然可以将一篇文章拆成五六篇,一稿数投,还被分别刊登了出来。各大期刊的编辑,瞅瞅彼此刊物上刊登的,同一者大同小异的文章,都大眼瞪小眼。可惜学术圈对这种无赖,并没有什么制约措施,只能算学术道德问题,编辑们只能心理默默谴谪。
韩东现在要借鉴的就是这种分身模式。不过他也不敢搞到天怒人怨的地步。他在已经发表的法本质观研究综述及其探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加工出了法本质观的再探讨和法的本质是国家意志两篇论文。
这两篇论文,虽然承袭了已经发表的论文,但韩东又糅合了记忆中的其他类似文章。即使是木青副编审,看到这两篇文章,也不敢说与已经刊登的文章雷同。
韩东花了四个小时,创了两篇各8000字的论文,然后一股脑发到了吴红旭的邮箱。这回他没兴趣再搞什么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发送的稿子本身就是非常成熟的版本。
既然已经有文章发表,在吴红旭面前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就没必要再遮遮掩掩了。吴红旭看到韩东一口气发过来的两篇论文,吸了一口凉气。
好家伙,距离上次那篇论文发表没几天吧这家伙又鼓捣出了两篇。莫非真是万年一遇的学术天才吴红旭点开两篇论文,看完之后心里才稍微平静了些。
虽说是两篇新的论文,但仍然能看到第一篇论文的影子,倒不算特别逆天。韩东这小子足够聪明,也有学术的灵性,一文多吃是很多学者成名以后的绝技,他现在倒学会了。
这两篇论文已经十分成熟,可以直接投稿。吴副教授也没有什么修改意见,要说有的话,就是观点的不同了。不过这不正是论文的魅力吗每一篇论文都是思想的碰撞。
想到这里,吴红旭主动拨通了韩东的电话。
“韩东啊,你发给我的论文我看了,非常不错,尤其是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听到吴红旭亲切的鼓励,韩东心中暖暖,为老师,吴红旭对自己真是没话说。韩东最关心的是,吴红旭还有没有修改意见。
“总体已经成熟了,可以直接投稿。”
吴红旭并没有跟韩东交流不同观点。从文章来说,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并不一定要求观点正确。表达异见,也可能扼杀这个学生自由的学术思想。
“没有您的指导和鼓励,也不可能有这两篇文章的面世”。韩东说了实话,要不是第一篇论文顺利发表,他都要质疑学术抄袭之路能否成功。
可以说,正是借着吴红旭的职称,才让韩东有机会以本科生的身份,登上学术期刊的高点。
“韩东你客气了,老师觉得你有学术的灵性,也足够勤奋,怎么样,这两篇文章想好投到哪里没有”
韩东谦虚地表示吴老师谬赞了。“目前还没有,正要征求您的意见,我准备还是将您列为第一者”。
吴红旭也没拒绝,学术界对职称、学历非常看重。韩东一个本科生,即使已经侥幸发表了一篇论文,要想再在三流以上期刊发表论文,没有自己署名,困难是可想而出。
跟上次不同,这次吴红旭决定帮韩东一把,对于勤奋又有天赋的学生,他一向不吝啬援助。
“就投滨海社会科学和滨海行政学院学报吧”。这两个期刊的编辑,吴红旭都认识,他们应该会卖自己一个面子。
吴红旭说的两个期刊,韩东都知道,滨海行政学院学报是滨海市党校期刊,跟滨海法政学院学报的级别相当,都是三流中下游的样子。
而滨海社会科学是滨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学术刊物,勉强可以算是三流中的上游水平,一些高校的核心期刊目录,会将滨海社会科学列入其中。
在法律圈,所谓的核心期刊就是二流期刊以上的15种。滨海社会科学自然不在其中。但这也不妨碍,很多年轻法学学者对它颇为青睐。毕竟挂了核心刊物的边,能占个版面,也能忽悠忽悠学校的领导。
吴红旭没有推荐二流以上的刊物,韩东有些失落,他也知道无论是自己的学历,还是这两篇论文的质量,并不足以挑战二流以上期刊。强行投稿的结果,就是稳稳地扑街。
看来自己还是要继续在三流期刊上刷经验,韩东估计至少要刷五篇左右,才能挑战二流期刊。
目前已经共创了三篇,至少还要有两篇,而且是发表在滨海市以外的刊物上去,初步具备全国的影响力。
这跟玩游戏打怪升级一个道理,只有把经验值练上去了,才能升级,而且地图必须经常换,总在一个地方刷怪,效果很差。在没有具备相当实力之前越级打怪,结果就是尸横遍野。
韩东把两篇文章署上吴红旭的大名,向两家目标期刊的投稿邮箱发了过去。
滨海市北开区人民法院给每个法官,订阅了一份人民法制报,说是给每名法官的福利。有的法官很是不解,背后纷纷议论,一份人民法制报一年五百多块钱,还不如给大伙儿发点米面之类的生活用品,更加实惠。
而王复法官不这么看,米油盐虽然可以居家过日子,但对执法办案却没什么用处,再说了500多块能买多少米面
人民法制报就不一样,对执法办案颇有裨益。王法官总是能从上面刊登的文章,找到办案思路,所以他几乎每期必读。
2006年10月份的一期人民法制报,刚从帝都发来,还散发着油墨的香味。收发室的工人员,将报纸发到王法官手上,他就迫不及待地浏览起来。最近手上遇到一件棘手的民间借贷案件,希望能从上面找到启发和思路吧。
以前大家认为简单的民间借贷案件,现在是越来越难办了。证据越来越少,当事人越来越狡猾,矛盾越来越大,王法官每每审理民间借贷的案子,都觉得头疼,当一个好法官真心不容易。
王法官一边感慨,一边快速浏览报纸。嗯民间借贷中的高度盖然性,看到这个标题,王法官精神一震,直觉告诉他,这篇文章能帮助自己解决不少问题。
韩东与宋青书的文章发表在人民法制报第五版,“学术纵横”栏目,原本五千多字的文章,被删减到了三千多字,不过基本内容都保留了。
王法官越看越奇怪,这篇文章介绍的案例,怎么跟自己手上的一个,被告叫董小蕾的案子高度相似
都是主要证据仅有一条手机短信,原被告双方各执一词。王法官心中的诡异感,无以复加。他又仔细研究了一下者,者是韩东、宋青书,单位名称是滨海市中级人民法院。
韩东,韩东,他默念几遍,心中划过一道闪电,董小蕾的代理人不就是韩东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叫韩东的黑律师就太可怕了。
他以为自己眼花,又回看了者单位,确实是滨海中院。董小蕾的律师,自然不可能是中院的工人员。法院工人员,不能代理案件,这是法律圈的基本规矩。他松了一口气,继续看文章。
他哪知道,这个韩东就是那个韩东。人民法制报的编辑收到这篇文章后,对文章的指导意义颇为赞赏。目前法院系统对民间借贷证明标准,争议极大,这篇文章理论和实践价值都在水准之上。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极具指导意义的文章自然不可能出自学生之手。应该是者单位标注错误吧,编辑直接更正过来,者出处统一标注为滨海中院。
要是韩东知道这个结果,肯定要蹦地三尺骂娘,你丫才是滨海中院的,你们全家都是滨海中院的。在法院干了五年的韩东,对这个坑怨气冲天。tdivgt
第28章这是我的时代
真别说,中院的法官水平就是高。王法官看完文章有些感慨。
自己觉得棘手的问题,他们剖析得清清楚楚。文章结论是应当判决原告败诉。王法官摸摸下巴上唏嘘的胡渣子,这篇文章真是及时雨啊,自己已经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王法官又鄙视了一遍同事
科技流小说【kejiliuxs.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之王牌大律师》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