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修士》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流小说kejiliuxs.com
吧
每隔十几分钟,便能收获一条石斑鱼的徐海宝,也很好奇这片礁岩区,到底存活多少石斑鱼。继续这样钓下去,他还真担心把这里的石斑给钓光了。
想到这里,那怕此刻气温有些低,可徐海宝看到四周无人之后,把钓杆固定在礁岩上,脱下衣服便跳进下方的海水中,打算去下面看看具体的情况。
一进入海水中,徐海宝也有种如鱼得水般的快感。这种快感,让徐海宝甚至有股往后当鱼直接住海里的冲动。可他知道,想变成人鱼也是不太可能的。
潜入海中的徐海宝,那怕没佩戴护目镜,却依旧能够看清礁岩区海底的情况。望着在这片礁岩区游动的鱼类,徐海宝发现这里生活的海鱼种类还真不少。
先前放钓杆的地方,汇集的鱼类最多。一眼望去,几十条颜色不一的石斑鱼,都游荡在徐海宝放钓钩的水域。至于鱼钩上,又挂了一条几斤重的石斑鱼。
“人为财死,鱼为食亡看来浸了珠水的小虾,对这些石斑鱼而言,无疑是致命的美味。明知有可能会死,却依旧前赴后继。这珠水,看来真的很神奇啊”
望着那几十条在周围游荡的大石斑,徐海宝并未惊动它们,相反从其它礁岩水道中穿梭。看着礁岩区下的海景,徐海宝依旧觉得非常神奇。
做为擅长深潜的潜泳爱好者,徐海宝前世深潜过很多海域。可类似现在这样,如同海鱼一般轻松适应海水的压力,也是从未有过的体会。
就在徐海宝打算看看这片磪岩区,到底都有那些渔业资源时。转入一片礁岩区时,却看到那片礁岩下方,正有几只伸着大钳子的东西在爬行。
“龙虾,好东西抓了”
看到这几只体重应该都有一两斤的龙虾,徐海宝觉得以他现在的能力,下海抓鱼的速度,或许会比钓鱼更快啊毕竟,只要不太深的海底,对他丝毫没有影响。
或许感受到徐海宝的威胁,原本悠哉滑行的龙虾,也变得敏捷了起来。只是被徐海宝盯上的它们,想从徐海宝的手中脱逃,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往那跑到老子的锅里来,收”
抓住一只准备逃窜的龙虾背,脑中默念收的徐海宝,很快看到手中的龙虾消失。而这只消失的大龙虾,很快出现在无名珠的水中。
在无名珠蕴藏的那片水域中,还存活着早前徐海宝钓到的石斑鱼。早前也尝过珠水滋味的徐海宝,清楚那些水非常的神奇,也充满了灵性。
那怕没有海水的咸味,可无论淡水鱼还是海水鱼,都能在无名珠内生存下来。甚至经过珠水养殖的鱼类味道,也比从海中捕捞到的海鱼更加美味。
眼看着距离过年剩下时间不多,不论去城里还是回老家过年,总需要准备一些年货。而徐海宝相信,他为过年准备的这批海鲜,绝对会令家人大吃一惊。
而徐海宝同样决定,那怕将来要出售捕抓到的海鲜,他也不会出售无名珠内的。在徐海宝看来,经过无名珠水养殖过的海鲜,其价值只怕不能简单用钱来衡量了。
随着龙虾家族感受到威胁来临,开始各自奔命,难得碰到这么一窝大龙虾的徐海宝,自然不会轻易错过。身形灵活快速游动的徐海宝,跟大型鱼类一样抓捕那些逃窜的大龙虾。
直到确认先前看到的几只龙虾,全部被抓进珠内空间,徐海宝也很享受这种追击的畅快感。相比捕捉那些鱼类,这种体型较大的龙虾,捕捉起来无疑更轻松一点。
在海里游荡了个把小时,徐海宝觉得时间差不多,便决定结束此次的巡查之旅。通过先前的海中巡查,徐海宝发现这片礁岩区的石斑鱼数量还真不少。
只不过,大的石斑鱼数量,也没他想象的那么多。为了细水长流,还是需要节制的钓。不然的话,估计要不了多久,这片礁岩区的大石斑,就要被他钓完了。
毕竟,每次只要下杆,就会有一条石斑英勇赴死。那怕这片礁岩区生存的石斑鱼不少,也禁不起徐海宝这种弊式的海钓啊
s:新书上传期间,争取每天两更转型之,希望各位新老书友,能多多支持万分感谢
第三章渔村现状
结束垂钓的徐海宝,将钓到的大石斑都养在无名珠内。拎来的水桶里,依旧蹦哒着三条鱼。一条两斤左右的石斑,还有两条半斤左右的黄姑鱼。
花费三个多小时,却只钓到三条鱼,这个收获自然很低。可真要算价值的话,单单这条野生石斑鱼,拿到市场出售也能卖到上百块。
加上两条半斤左右的黄姑鱼,三条鱼拿到市场上卖,至少也能卖个两百多块。这样的收入,对于很多村民而言,也算一笔不错的收入。
可对徐海宝而言,这三条鱼根本不打算卖,都是用来吃的
靠这个赚钱,徐海宝还真没考虑过。至于退伍后的第一桶金,徐海宝已经有计划。只不过,要赚到那一桶金,还要等过些天再去比较好。
回村的路上,看到不少村民略显惊讶的眼神,徐海宝也只是笑笑没说什么。等到有村民道:“海宝,这鱼卖吗能卖一两百块呢”
“不卖这鱼等下拿去我三叔家去做,这好不容易钓到的,肯定要自己吃啊”
这种份量的石斑鱼,对渔村的村民而言,虽然已经不多见。可有些渔民出海时,运气好点也能捞到。只不过,象早年一网能捞到几十条的情况,现在非常少见了。
回到家之后,徐海宝便拎着这三条鱼,来到距离自家不远的三叔家。看着正在准备午饭的三婶,徐海宝也笑着道:“婶子,三叔呢”
“出海了,还没回来呢咋了,有事找他”
“没啥事今天运气不错,钓了条石斑,打算让婶子帮忙做一下,顺便跟三叔喝两杯呢”
望着询问的三婶,徐海宝将手里拎着的桶子递了过去。结果三婶看了一眼,也很欣喜的道:“嚯,这是你钓的这石斑,应该有小两斤吧要不,让你叔明天替你卖了吧”
“婶,我又不差这百来块钱要不这样,鱼先养着,等晚上叔回来再做。当兵到现在,我还没尝过野生大石斑的味道呢”
见徐海宝根本没想卖鱼,反倒决定要吃这种越来越少见的野生石斑鱼,三婶也没过多勉强。毕竟,她知道徐海宝的家境,确实也不差卖条鱼的钱。
陪着三婶闲聊时,徐海宝也询问道:“婶,马上快过年了,海星应该会回来吧”
“不太清楚前番跟他打过电话,他说刚进公司,工蛮忙的,能不能回来过年还不知道。你们家呢去城里过年,还是回村里过年”
“我也不太清楚,等过两天回城里,再问问他们吧”
“说起来,你爸妈也有几年没回村子过年了。我们这村子,看来要不了几年,也跟洼山村一样,估计人都要跑光了。现在打渔,越来越难了”
看着神情有些苦涩的三婶,徐海宝知道这是现在很多岛屿渔村的现状。而三婶嘴中所说的洼山村,也是座比福临岛面积更小的海岛渔村。
那座海岛跟离福临岛不远,很多依靠打渔为生的村民,他们还是希望能搬进城里找工生活。毕竟,在大海中捕渔的风险,还是非常高的。
最重要的,相比福临岛有一个国家级的气象观测站,通了电跟海底电缆。记忆中那座洼山岛,似乎连电都一直没通,村民用电大多用发电机。
加上岛上淡水资源相对匮乏,肯住在岛上的村民自然越来越少了。而且前几年,政府一直主张迁移一些人数较少的岛屿居民,洼山岛会变成无人岛也很正常。
“婶,没事的等海星工稳定在城里成了家,一定会接你们进城的。只怕到时候,你又舍不得离开了。我们这个村子,将来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这话倒不是哄人,而是将来会变为现实的事情。原因是,福临岛在两年后,会成为当地比较知名的旅游岛屿。究其原因,也是越来越多人爱sh岛旅行。
做为祖国最东端的海岛,单单这个宣传标题,就值得很多从未感受过岛屿生活的人,来这里体验一番。更何况,福临岛的岛屿风光,相比其它岛屿还是非常秀美的。
只是根据徐海宝所知的情况,那怕未来福临岛被旅游开发。可很多生活在岛上的居民,依旧选择搬迁到城里去定居。来这搞旅游开发的,反倒更多都是外地人。
毕竟,对于岛上很多村民而言,游客的到来打破了村子的宁静。浮华之下,很多原本喜静的村民,最终也只能选择搬离海岛。
或许正应了那句老话有得必有失,可不搞旅游开发,未来的福临岛依旧难挡村民向往城市的脚步。只要有机会,村民还是会迁出海岛去城市定居的。
好在这些事,对徐海宝而言,也没过多去想。对他而言,未来的路如何走,他还显得有些犹豫。可这块养育他的孤岛渔村,徐海宝并不希望有人将其破坏。
陪着三婶吃了顿午饭,徐海宝下午继续到礁岩区海钓。对他而言,这就是他白天的消遣。这样的消遣,想来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下午回家的时候,徐海宝的水桶里,又多了两条两斤左右的石斑。除了这两条大石斑之外,还有一些小的海鱼,算是今天下午的收获。
结果刚一回家,便看到进门的三叔满脸意外的道:“你小子今天走狗屎运了一下钓到三条这么大的石斑难不成,回音岩下面有石斑窝”
回音岩,便是徐海宝钓鱼的那片礁岩区。因风浪较大时,海浪冲击礁岩总会带来巨大声音。以至村子的村民,都将其称为回音岩。
“我也不知道,可能今天选的地方不错这两条养着,等后天回城里,刚好带给我爸妈他们尝尝。估计那时,清雅那丫头也放假了。”
“这玩意拿出卖,一条卖个三四百块,估计都有人要的”
听到徐海宝要拿到城里吃掉,平时打到好鱼都舍不得吃的三叔徐立成,多少还是觉得有些可惜。毕竟,野生石斑鱼这种鱼类,现如今想捕捞到,往往都要靠运气。
至于市面上,类似这样重的石斑鱼不少。可那些石斑鱼,大多都是养殖出来的。跟徐海宝这种钓到的野生石斑鱼,价格还是有非常大的差别。
要说野生跟养殖的石斑味道有何不同,有些人觉得没什么不同。可对常年生活在海边的渔民而言,养殖出来的石斑鱼味道,跟野生的石斑鱼味道,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现在野生的石斑鱼,这么贵啊”
“嗯前次我去镇上卖鱼时,看到鱼贩子在那里收。死的野生石斑鱼,一公斤左右的能卖到八九十一斤。如果是活的野生石斑鱼,鱼贩子能出到一百多一斤。”
对于很多出海打渔的渔民而言,有时就算捕到野生石斑鱼,没有氧气机的情况下,等渔船靠岸的时候,活的石斑也差不多死了,只能冰冻起来出售。
类似这种氧气机,徐立成家里也有一套。以往出海捕鱼的时候,都会把氧气机带上。这样做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捕到一些价格高昂的鱼类时,能保证鱼活着出售。
“算了这种鱼越来越少,现在就算想买,市场上估计都买不到。这两条石斑,还是拿回家让我爸妈尝尝鲜。想来他们也有年头,没吃到这种野生大石斑了。”
见徐海宝依旧坚持不肯卖,还是打算拿回家给父母吃,徐立成也没坚持。毕竟,做为渔民,他比很多人都清楚,这种大石斑在东海真的不多见了。
既然徐海宝有这份孝心,他又怎么会阻拦呢更何况,这样的石斑鱼,自家还有一条正准备上锅清蒸。说起来,这种野生的大石斑,他也有年头没吃过了。
事实上,很多村里从事打渔的村民,捕获到这样的野生大石斑,无一例外都会送到鱼市上去出售。一次吃掉上百块的收入,很多村民还是舍不得的
一盘清蒸野生大石斑,几盘地道的海鲜跟干货,晚饭在徐立成家吃饭的徐海宝,依旧吃的很尽兴。甚至在饭桌上决定,明天跟这位三叔一起出趟海。
说起来,他也想趁这功夫,到外海去看看。毕竟,天天待在岛上钓鱼闲逛,村民议论多了,也是很坏人品的一件事。
而徐海宝也想趁机看看,福临岛周边的渔业资源,现在究竟是个什么状况。如果有可能的话,明天争取多捕获点好东西,让自家三叔也小小赚一笔嘛
第四章出海捕渔
出海捕渔,对于很多经历过的人而言,都知道这是一件极其辛苦且有风险的事。可对此刻的徐海宝而言,他也并非第一次出海捕渔。
入伍前,徐海宝就跟着这位经验丰富的三叔,到海里捕过几次渔。相比那些远洋捕捞的渔船,福临岛的渔船大多都是小型渔船,一般都是当天去当天回。
这也意味着,渔船能航行的距离不能太远。如果走远了的话,当天就有可能回不来,携带的油料也有可能出问题。一般情况下,渔民都遵行日出而,日落而息的规率。
每天一大早,村里的渔船码头,都会显得格外忙碌。三三两两的村民,都在自家的渔船上忙碌准备着。那怕只在海上待一天,可准备工依旧不能少。
吃的东西倒用不着准备太多,可喝的淡水必须准备充足。用于捕捞的网具,也要检查准备好。到了适合下网的地方,便要下网准备捕捞业。
那怕有几年没做这些事,可徐海宝干起这些活来依旧熟络麻利。以至坐在船尾的三叔,也笑
步枪打蚊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科技流小说kejiliu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